bet36体育在线

图片
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
基层风采
崇德书院举办创新大赛系列讲座 赋能学子备赛突围
作者:文/王怀茂 张芹芹    新闻来源:崇德书院    责任编辑:杨振文   浏览次数:10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22

为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,助力同学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取得更大突破,5 月 20 日至21 日,崇德书院分别邀请智能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靳瑞霞和教师吴贝贝,开展了两场干货满满的赛前指导讲座。讲座由王怀茂主持,近300名学生参加。

靳瑞霞以“赛道及选题解读”为主题,系统梳理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赛事体系。她首先对比了“挑战杯” 与大赛的区别,指出大赛更注重“五育融合”,强调项目需兼具创新性、商业价值与社会担当。

针对红旅赛道,靳瑞霞以金奖项目“乡路童行 —— 研学新范式解锁乡村共富密码”为例,强调“红色基因 + 创新落地”的重要性。她提出 “社会价值 + 可持续性 + 团队扎根”的评审三角模型,并建议学生项目应聚焦乡村振兴、社区治理等领域,如“AI 病虫害识别小程序” 帮助 20 个贫困县农民减损增收,既具技术创新又有实地成效,是红旅赛道的典型范本。

吴贝贝则以“破界?融合?共生 — 互联网 + 大赛的破茧式创新与实战突围”为主题,聚焦答辩路演的核心要点,深度解析了主赛道四类专家(投资、技术、企业、教育专家)的 48 个提问方向,提醒学生避免项目“被打假”,需提前梳理股权结构、技术参数、专利布局等细节。她还详细解读了不同赛道的评审维度,如高教主赛道侧重教育维度(30 分)与创新维度(30 分),红旅赛道则更关注社会价值与团队带动能力,帮助学生明确备赛重点。

随后,吴贝贝强调了备赛“六化” 原则:项目层面需简化、量化、美化,做到去繁就简、数据说话、图表直观;产品层面需标准化、品牌化、模式化,提升成熟度与可复制性。她强调:“没有人会投一个看不懂的项目。”,建议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技术,避免专业壁垒。

讲座结束后,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,对大赛规则与备赛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也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充满了信心。2023 级护理学徐菲表示:“我比较关注红旅赛道,打算调研社区养老需求,设计适老化智能监测系统。老师给我提供了‘银发经济 + 智慧康养’这个切入点,我顿时豁然开朗,此选题不仅精准地抓住了当下社会的热点,还让我的项目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明确的方向。”

本次系列讲座是崇德书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,未来将继续整合资源,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化指导,助力学子以创新实践赋能社会发展,在大赛中展现担当与风采,以创新实践书写青春答卷。(审核:杨翠苹 王德胜)